煎饼 发表于 2014-3-19 10:52:14

金华4个大四学生微信卖奶 一个月销售额两三万元

  小伙伴们也会用这种幽默的方式进行宣传  只要你在浙师大周边,加微信“浙师大订奶”,就会收到一个“微店”网址推送,里面有两个牌子的牛奶。  90~135元之间,包月!  这个微信的背后,是浙师大文传学院广告专业的四个同班同学——魏榕、余艾洁、李娜、付晨洋。  通过支付宝等支付平台付款,就能享受每天有美女送奶上门的待遇。  这样的创意,已经吸引了两三百个同学买单,成了包月的订户。  开店差不多半年,这4个小伙伴已经发展成七八个人的团队,月营业额达到了2万元。  做流通就要卖买不到的东西  喝奶21天就能形成一种新习惯  其实一年多前,他们就因为卖明信片赚了小钱,上过快报。  卖完明信片,4个小伙伴意犹未尽,再卖点啥呢?  他们做了个300例样本的小调查,结果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同学,更喜欢在睡前喝牛奶。  而这些人满足自己的方式,一般是超市扛一箱牛奶,囤起来慢慢喝。  不过这样的牛奶,不新鲜。  “咱们整点高大上的!”他们很快敲定,就卖那种小时候常喝的,玻璃瓶装的鲜奶。  这样的鲜奶,保质期短,普通的店铺都不敢进,怕坏掉,但是他们每天配送,就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他们把工作流程确定为晚上5点钟开始接奶,晚上8点半到9点半,雇人配送。  卖奶就是一个  不断清除BUG的过程  几个小伙伴的卖奶之路,就是一个不断清除BUG(漏洞)的过程。  他们最先遇上的问题,就是派送。  刚开始,他们的设想是,每幢楼都有配送员,不过他们马上发现问题,有些楼定得多,配送员当然开心,但是有些楼生意惨淡,配送员就不乐意做。  还是按片区派送合理,但是这样又出了问题。  一个萝卜一个坑,要是一个萝卜甩手不干了,那这个片区的奶就得断档。  所以得建立后备军,除了招聘每天都在岗的送奶员,他们还招了三四个后备送奶员,设了两个小队长,专门负责接奶,这样他们几个只要负责调配人员和接单就可以了。  “一天只工作一小时,有的送奶员一个月就能赚五六百。”  第二个BUG,就是他们用的装鲜奶的玻璃瓶,其实都是要押金的,但是为了降低成本,他们并不收取押金,而是第二天派人去取瓶子。  问题又来了,送奶小弟、小妹没和客户解释清楚,有些时候第二天去收,人家都在奶瓶里种上植物了!  “幸好这样的事不算多,要不然光是瓶子都赔死了。”  简单、粗暴、接地气  这就是最有效的宣传  为了充分发挥出“学广告”的优势,4个小伙伴还制订了一套规模宏大的3D立体宣传方案。  “扫楼”、“贴传单”、“发单页”……  不过到最后,残酷的现实告诉他们,这些都是浮云。  简单、粗暴、接地气,这才是最有效果的宣传——在学校最繁华的地方摆摊,提供试吃。  有一回摆摊,一个工科的班级,一个人下了订单,全班都跟着下了单。  “其实男人在消费上比女人更爽快。”  之前,他们学的很多知识,什么定价  学,消费者心理学,学的时候一点感觉也没有,不过自己真卖起东西来,才感叹这些都是真知。  “比如定价,我们刚开始总想着减低成本,尽量把价格压到最低,但是消费者的心理就是,我包月,能不能再便宜一点,其实最初定价的时候就应该留点空间。”  卖奶送情书  顺带着可以赚老师的钱  现在,他们在学校的生意稳定在200~300单,一个月营业额有2万~3万元。  还有一家外地的大型奶企,主动提出与他们合作。  不过,光卖牛奶可不是他们的野心,他们开始着手开发周边产业。  比如,赚老师的钱。  不过,卖给老师的牛奶和卖给学生的不一样,因为学校有很多教师是双职工,他们的牛奶,是送给老师的另一半的。  下午时分接到来自爱人的牛奶,还附带一个小卡片,  “卡片是你的  牛奶是你的  我也是你的”  ……  服了吧?  服了就付钱吧,多一张小卡片,比普通送奶服务贵几十块钱。  接下去,他们还准备开发套餐服务,比如给老师提供从周一到周五,牛奶搭售各种不同小点心服务,有另一半的可以送另一半,没有另一半的也可以给自己送奶。  “不过这些都得基于做大了的基础上,不能一口气吃成胖子。”(都市快报)

会吃鱼的绿茶 发表于 2014-3-24 08:41:40

顶一个~~~,也想给我们楼层里送奶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金华4个大四学生微信卖奶 一个月销售额两三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