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X i1 c4 \6 T8 Q/ r
浙大茶叶专家在苍南县五凤乡八亩后村“五凤香茗”无公害茶叶基地对农民进行育苗技术培训。
3 |* h0 l1 `6 C, m- e9 Z 浙江日报7月23日电 在浙江大学,有这么一群教授,他们私家车的后备厢里经常放着一双高统雨靴,他们的脸甚至晒得比农民还黑。多位省领导看到他们中的一员时,都说了一句类似的话:“这位浙大教授看上去很像农民。” # a5 K: p* A) M! l6 ^5 U
+ x: e4 R/ l# {+ ]. j+ i" y I% y
' J3 O' @9 `! b
站在讲台上是教授,下到地里就是“农民”。他们就是浙江大学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农技推广教授。 . S7 d& P9 h: X* k
前段时间,我们跟随冒着酷暑开展农技推广的浙大教授,来到湖州、龙泉。在这些地方,他们研究出的农业新品种、新技术,直接“来到”农民的地里。从一片茶叶的诞生、一块土地的生存状态、一个循环产业链的成长之路,一位教授的多种身份,我们看到一种新型农业推广体系的雏形正在形成。 9 T6 p- n/ C1 F; m4 i: v5 l
从技术顾问到茶产业领路人
7 b2 z3 D4 ]$ d* d9 ]7 _6 t Z4 r 新茶诞生背后蕴涵教授身份变迁
$ o# k+ q9 K3 [$ n$ I" @ 在龙泉市兰巨乡炉田村,当地人称为大虫垄的一座高山上,有一片茶园。盛夏的一天,我们和浙大茶学系汤一副教授来到这里。山坡上立着的“浙江大学龙泉市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中心实验示范基地”的大牌子告诉我们这片茶园的不平常。 4 H2 y. d1 V- z5 P
汤一的另一身份是龙泉市茶叶产业首席专家。见到汤一,金福茶业公司董事长金必福备感亲切。金必福指着山坡上成片的茶园对我们说:“龙泉以前不产乌龙茶,这里种的茶是在汤教授的技术支持下引种成功的,有300多亩,专门用来制作乌龙茶,另外700多亩是以前种的绿茶。”
2 K5 i7 I2 I/ G# t4 [ 龙泉有着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十分有利于茶树的生长,史载当地在三国时期即已产茶,以前龙泉一直种植绿茶。 + z* M# Y M9 n3 |0 o- b
2004年,金福茶业从福建引入5万株金观音良种茶苗在龙泉试种。当时,作为科技特派员,汤一担任金福茶业的技术顾问。他说,龙泉与我国乌龙茶主产区武夷山区同属洞宫山系,气候、土质、生态等方面都适合种植乌龙茶。
- {0 g4 U; o* H) S 不同茶叶的制作工艺不一样,在汤一的指导下,经过反复摸索,金福茶业试制出了品质上乘的金观音茶。2006年年底,“龙泉金观音”茶通过省科技厅新产品鉴定,成为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第一只乌龙茶新产品。2007年12月,在省农业博览会上,龙泉金观音茶在浙大科技展馆里首次公开亮相,就受到好评。 : ]- R* ` x; K- |2 @) g: S
站在茶园里,金必福给我们算了一笔账:“去年,每亩绿茶的产值是3000元,而一亩金观音的产值在1万元左右,以后我要多种金观音了。” # m# Y! i4 \* @! T3 ^3 b- y; _3 k
对龙泉金观音茶产业的前景,汤一充满了信心。他说,乌龙茶的采摘标准为对夹三至四叶,与高档绿茶的一芽一叶相比,仅采摘成本就可降低15倍左右,并且春夏秋冬四季都可产茶,产值比绿茶高。
. L3 C* \9 r# h0 F- t 汤一说,现在,龙泉金观音茶开发进展很快,如何达到标准化生产是当前的努力方向,今后我们还可以发展多元化品种,以增强市场竞争力。
$ r5 l0 T$ U' g 龙泉市陈良伟副市长:汤教授既是龙泉金观音茶技术的总顾问,也是龙泉金观音茶产业发展的领路人。现在,龙泉金观音茶的种植面积已有5000亩,我们的目标是1.5万亩,从而在龙泉形成一个新的农业产业。
/ X2 E9 i0 ]$ s2 r# {% e1 E 去年6月,龙泉与浙大合作搭建起了全省首个以高校为依托、在政府支持下汇聚社会力量参与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浙江大学龙泉市现代农业技术合作推广中心,聘请浙大汪炳良教授、陈再鸣副教授和汤一副教授分别担任蔬菜、食用菌和茶叶三大农业主导产业的首席专家。他们将农业技术的研究、推广与整个产业的战略研究结合起来,分别提出了龙泉发展食用菌、蔬菜、茶叶三大产业的建议。在他们的指导下,我们对三大产业的发展规划进行了修编,并制定了相应的产业扶持政策。现在,龙泉农业产业发展形成了“一个主导产业、一位首席专家、一个配套政策、一批示范项目”的新型模式。
8 O! i4 N+ u- E( w' I 田头就是实验室 0 D6 w9 B4 _8 [" m. [6 @. r) x% \( `
高校研究与农技推广“一线通”
- ]1 g% N1 j0 f l: _$ x 在湖州市吴兴区八里店镇移沿山村,有块200亩的土地,这块地肯定是全浙江“待遇最好”、科技含量最高的土地。因为浙大教授把他们刚培育出来的新品种、新研发出的新技术“种”在这里。 ; Y0 a$ o. m/ ^8 n8 D
雨过天晴后的一个下午,我们“拜访”了这片土地。浙大胡伟民副教授从汽车后备厢里拿出一双高统雨靴换上,下到地里掰了几个玉米递给我们。“可以剥了直接吃。”将信将疑的我们剥开玉米的“外衣”,小心地尝了一口,味道甜甜的,多汁而爽口,有点像荸荠,很好吃。这是胡伟民选育出来的玉米最新品种——浙大特甜3号玉米,可以直接鲜食。
& F/ T- C9 s+ j; {7 B( @% D( q 去年11月,浙大和湖州市政府共建成立了浙大湖州市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浙大派出12位首席专家,胡伟民是其中之一。去年底,推广中心在移沿山村建立试验示范基地,胡伟民将浙大特甜3号玉米带到这里进行试种,准备根据湖州的土壤、气候等进行改良。 8 I! F6 ?) C& |
走在试验示范基地,从立在田头的一块块说明牌上,我们看到,路两旁的地里除了胡伟民的鲜食甜玉米,还长着张明方教授的甜瓜、沈志成教授的转基因水稻、陆国权副教授的雪莲果、贾惠娟副教授的水蜜桃,卢钢副教授的水生蔬菜等12位首席专家的最新成果。 + i4 c1 q! |( L" ^7 f: {5 w4 a3 b6 d
站在试验示范基地的田埂上,看着长势良好的各种农作物,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主任、浙大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袁康培说,我们要把这一块地建设成为湖州市现代农业的科技创新基地、成果转化基地、成果展示基地、科技服务基地、对外合作基地和社会科普教育基地。除了在试验示范基地上试种外,浙大每位专家都还联系着一个万亩的特色农业园区。目前,湖州已实施了葡萄、西瓜、茶叶等十大“万亩”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园区的建设,以引导和促进相关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 / R- k' L8 A M7 _& h6 C
湖州市农业局杨建明局长:以前高校的研究与农业技术的推广是分开的,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打通了从农业科技创新到推广的通道,缩短了科研成果从实验室到田头的距离,把高校的研究与农技的推广直接结合在一起,科研成果能很快到湖州广大农民手里,而技术推广中碰到的问题又能直接回到专家这里。
9 z }) q7 s N( v, s3 c0 l 在原有乡镇农技推广体系“线断、网破、人散”的局面没有得到根本改变的状态下,构建以高校为依托的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可以使技术创新的源头和技术应用的主体相连接,更好地满足新农村建设中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政府要为这一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供政策支持,创造基础条件。
" m( u' K$ @5 _, ^. q 9 K5 @* Z4 G; ~' U$ ~. S* M8 F( F
+ [ L( f7 w$ ?( a7 [- x5 S# ~ 教授当农民带来的观念转变 7 x: D& G' R5 p$ W# x
在低档产业中发掘“生态产业链”
1 d3 F J7 I3 C% N& _2 z9 x6 I
' k6 m; C, g5 n' M- K9 x: a7 N( u$ L9 K) E" [: o* o! l f
种植香菇等食用菌要消耗木材,用过的菌棒废弃物又对环境造成污染,各地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总是受到生态资源保护的制约。近年来,龙泉也一直面对这样的困惑。
7 q# M* T6 l$ n; ^6 r" S 现在,担任龙泉食用菌产业首席专家的浙大陈再鸣副教授为龙泉市菇农打造了一条“生态产业链”,这一困惑正慢慢在消除。
: m$ w- b" V* i( D! d; [1 r 陈再鸣从食用菌产业的源头——菌种入手。他在有“中国黑木耳第一乡”之称的龙泉市安仁镇项边村,开展“生态食用菌循环产业链建设示范”,指导菇农采用当地工业主导产业——木制玩具业的加工废弃物(木屑)、速生菇木林以及经济林修剪枝条,用来制作菌棒。他又在浙江聚珍园食品有限公司实施“基于液体发酵的食用菌人工智能栽培技术集成研究”,将智能化生物集成技术与现有栽培出菇工艺有机结合,开发出液体菌种。这一食用菌产业技术的革命,不仅实现了食用菌高效能、工厂化绿色栽培产业模式,又减少了资源损耗,保护了龙泉得天独厚的生态环境。 : }8 Z- m9 M B. f+ k- d: v- t/ B
食用菌废弃培养料(菌糠)大多被菇农随意处置,污染环境,危及生态。在金溢牧业有限公司,陈再鸣利用好氧—厌氧耦合发酵技术,将食用菌废弃物转化成为生物饲料,用来养牛、猪、羊等家畜。陈再鸣介绍说,这一项目完成后,能日产生物饲料10吨,年产值150万元,将为龙泉山区发展以养牛、养羊等草食家畜为主的畜牧业提供可靠的饲料资源。现在,陈再鸣又考虑着把几个示范企业联结起来,形成一个循环产业链。
a. S7 f4 \* F I 龙泉市农业局叶伟玲局长:浙大教授给龙泉广大农民带来了农业观念的转变。食用菌原来只是龙泉老百姓谋生的低档产业,但在浙大教授眼里,食用菌产业是生物产业、生态产业。通过“农作物废料—食用菌种植—生物饲料”的循环经济生态产业链的形成,龙泉食用菌产业发展的生态模式由原来的资源耗费型逐渐转变为资源循环利用型。 8 s4 h% {8 m' K) C
山区能不能发展现代农业,怎样发展现代农业,以前我们心里没底。浙大教授让我们把发展现代农业的思路完全打开了,对农业的指导完全变了。像蔬菜产业,汪炳良教授提出的耕种制度的创新,根据不同的海拔种植不同的农作物,一年来我们引进10多种高山蔬菜在不同海拔试种,获得成功。在浙大教授的指导下,龙泉慢慢走上了生态的、高效益的现代农业发展之路。
" k# _ t) Y' u5 _) V' `# ]) s Y 滕元文的四张办公桌
8 \" \& }0 h) J& _/ \ 大学教师立足象牙塔服务新农村 % D2 Q0 C9 U& f6 T6 I0 c
浙大教师滕元文有四张办公桌。第一张在浙大校园,滕元文是浙大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园艺系教授、果树科学研究所副所长;第二张办公桌在南太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此时的滕元文是农推中心的首席专家;在德清县政府大楼有滕老师的第三张办公桌,此时他的身份是德清县人民政府县长助理;滕老师还有一张办公桌设在德清乾元镇恒星村的葡萄园里,在这里,他是种葡萄的“农民”。 7 ]6 J; p7 B" ]
滕元文是留日博士、浙大博士生导师,除了教学外,园艺植物分子系统学、园艺植物资源利用与生物技术、果实发育的生理与调节是他的研究方向。2005年,滕元文和德清神农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立了浙江省设施葡萄研究所,针对杭嘉湖平原地下水位高,葡萄容易裂果、糖度低的问题,提出采用根域限制栽培技术。通俗地说,就是用不透水的材料将葡萄根系和地下水位隔绝。 6 h2 z3 a' Y9 |
在乾元镇恒星村的葡萄根域限制示范园里,我们蹲在田埂上,远远望过去,葡萄架下挂满了一串串“体形”相近的葡萄,甚是喜人。走进葡萄园,拿起一串即将成熟的葡萄,发现每粒葡萄的个头都差不多大。而与这片葡萄园一路之隔、按当地农民原先方法种植的葡萄,无论是外观还是成熟度都相差甚远。滕老师说,因为新的葡萄栽培技术可以人为控制根域水分,葡萄果实的糖度普遍提高1度以上。不仅如此,新的栽培技术还降低了肥料渗漏造成对地下水的污染。加上采用着果部位高的棚架整形方式,降低了病害危害的几率,减少了农药用量。
3 I- d; f5 g" o' s; `% P! n 看着丰收在望的串串葡萄,滕教授感慨地说,以前认为只有教学科研搞得不好才去搞技术推广,其实我们实验室里的很多科研成果都能直接转化到农民的土地上,给农民带来收入。但教授不能把精力放在诸如种苗等的经营上,这个应该由企业去做。从某种意义上讲,大学老师主要应该是知识的创造者或技术的发明者,与基层的农技推广人员应该有所侧重和不同,在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中,学者要做学者的事情,企业家要做企业家的事情,政府要做政府的事情。
: `& v9 I3 f3 K# n A% K- Z 滕元文告诉我们,对他来说,浙大校园里的这张“办公桌”是最主要、最重要的,他现在工作的重点仍然是基础研究和新技术的开发。他说:“只有把自己的研究搞好了,才能拿出更好的科研成果,示范推广给广大农民。” + R5 j3 _* z% b7 `5 D
浙大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张明方教授:大学的科研成果怎样到农民手里?教授的创新如何与农民的创业直接对接?
3 X0 j5 n7 g) [4 K4 ^2 n 2006年8月,浙大成立了现代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这是中国高校首个农推中心。中心设立了农业与农村发展、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农业机械、资源与环境、数字农业、生物质能源等8个推广团队和首席专家。在浙大,有不少像滕元文一样有多重身份的教授。
% U& ?+ q' g+ [5 V$ H( I 近两年来,通过这一农推体系,教授们推广了150项农业实用技术,培育了一批高效生态农业示范基地和农业龙头企业,培养了一批现代农业技术人才,提高了农业效益,使一大批农民受惠。
+ p1 x" M' V" Q4 W* ~* G 前段时间,浙大将现有教学科研人员的岗位划分为教学科研并重类、研究为主类、教学为主类、应用推广类等。应用推广类教师主要从事应用研究、技术转化和推广及咨询服务等,鼓励教师从事社会服务。学校这一人事制度的创新,为我们探索新型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提供了有利的政策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