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 W! Y, G! \" v/ ^* @
* U# K! P, M& Y& X
`9 y z1 \4 t, q( k& [1 N, d6 {
: i. `; Q) J1 A2 g
: d$ D0 C6 n' l" R7 R% I. W" Z- z ]: t) s P: J+ @; r
张正与广东佛山一家公司签订就业协议了,那是他的老家所在地。但签完字后,他与这家公司的关系也就结束了,第二天他还得继续出门应聘。这是他***工作单位,他无非是通过***关系说服领导与他签就业协议,以向学校交差。 + a s! U# S' m! g5 L% Z
0 h% C8 }% r& r! R- p1 T
% G; o. K) V& A+ y& c F9 _" T7 c/ c6 V) k$ V, k. ^" v
此后不久,网上就出现了“被就业”一词,这是极富智慧的网民们在2009年的一大创举。 " U( X! y' i u0 A0 Y- o5 {
- r* h$ W" t* B" t
8 i6 g' e3 ]) o% o$ z c4 F7 w# ]" j3 v5 {& \ N: j( _
但浙江高校中“被就业”现象似乎并不明显,更多的是像张正这样通过各种途径找一家公司“代签”就业协议的。套用“被就业”一词,可以称之为“主动被就业”。这种“主动被就业”甚至延伸出一批中小公司,打着教育咨询等名义,专为大学生提供“代签就业协议”服务。 6 @, @) B5 E( H
. L9 R7 |0 V7 X- y% x+ v
4 J3 }7 m! F2 P* w" U$ t6 d5 P
$ u9 ~; `) w* ?, N( N: [9 R9 e 与一群学生的对话:
0 T) u) E; q- }3 b8 F. \: S1 J0 N: G, |& _& g$ F+ y. g5 m
5 x8 l: L) z5 B2 ]1 V3 A
9 x3 w. ?1 t, Q" N" c" r* B
“代签”成了很多人心知肚明的“潜规则”
4 A# [! T8 p7 z' q8 l! \: U2 K
8 N' p0 X9 t! a! J; a1 S1 ^ H# F$ j) q+ u$ C9 p
* c% _/ `3 J8 P 像张正这样的人不止一个。 9 y4 d; M k$ s( M
( e/ {. H. d0 p# A$ P" L
, W; G; _. g4 v- S7 M. p% j/ y- P
3 Z+ ~2 ]. v* q0 _& @% j2 @6 W3 W 陈文新是中文系毕业生,现在正在杭州一家事业单位实习。就在一个多月前,这家单位进行了一次招聘,陈文新没上。她知道没什么机会了,但在找到更好的去处以前,她打算在这里先干着,就当积累经验。 3 @7 S+ ^: X- \, d; l8 X
) @1 N5 |0 V8 K4 }( u6 r
# z \( O- A9 f, I: E: ]
2 T; {7 N9 Z. j) w( Y' ^3 {4 w7 i j 但在学校里,她赫然已挂在就业人员之列。在来杭之前,她签了一份就业协议,和她表姐夫的伯伯开的一个小厂签的,那家厂搞机械生产,与她的专业完全无关,她也不知道那家工厂究竟在什么地方。 7 S* w4 C0 i) m e1 K. `- J$ A
6 c6 r0 p/ [$ _# t5 E
' W8 E& X' q# M- V4 t! w4 p9 v: ?# C7 K+ p0 Z
在一家理工科院校读书的金泉一直打算自己创业,但筹备的公司目前还没有注册好,他找到以前认识的一个学长,“他已经毕业了,开了一家小公司”。金泉让学长“聘用”了他。 2 v5 Y2 y, p/ r% C1 W! |4 |
6 k( Q! H7 X6 y
" p: ~. e9 y5 @+ C% X z
1 w- H& f' m4 T+ s
用这群学生的话说,“代签”成了许多人心知肚明的“潜规则”,甚至一些辅导员也成了“代签”的“操盘手”。 * T. S* o# J9 d4 ]+ G B& X9 T+ v
1 b( I9 E. v# V; r3 d/ q0 g9 E5 ^0 t
5 s; O5 Y/ r2 a$ {! T0 z. \3 G0 M) \
关林就是在辅导员的介绍之下成了一个同学家族企业中的一员。“我们班不少同学都是通过介绍,挂靠在一位在校生家族企业中的。” $ |7 x- f& M' H+ X+ }
# |! R* q2 K+ M, F/ l6 z0 C) [- E
$ `4 }% \& U1 i
0 J% p, `+ y" O/ g7 E5 c9 Z5 u 陈文新说,在她们班里,有一名学生党员专门负责催交就业协议。在全班同学的努力下,她们“出色”地完成了任务:46人中有45人已“就业”。 $ u! a4 X& D. M) E
, E$ e* @2 r% X$ k: n! t5 c$ Q0 E
7 H1 d+ ?, k/ N1 T9 E; L; t% r" g D T+ j# y$ _. x v
但她自己做了一个统计:45人中,有11人(包括她自己在内)的“就业途径”和她一样:有2人是班主任帮忙找代签单位的,有7人是通过亲戚找的(包括通过亲戚的朋友找的);有2人是自己通过朋友找的。
/ N4 _6 z- s. [4 w$ i& @
4 v& t3 Z6 E( i$ ?5 \7 Q
% Y5 Z/ } i' V I p: Q1 @
) k) x. C2 V+ R' b+ u; {$ ~ 有人公然打“代签”广告揽生意
& a) O$ j5 P' C; `+ q
6 {. j* B- k) d% y: ?0 S* n. c. n3 U
' {! {9 P( g- v 一份就业协议只“卖”150元
( Q7 H+ r3 h1 s0 V$ t# ^/ t/ S: {4 }. O
2 p$ G6 P8 @0 h; N% x \$ |4 a6 h$ N, m+ z; f9 K
有需求就有市场。 ' t' _1 N; t- R% ]
3 i6 l& v. o0 W/ Q0 D* i3 A
1 F2 [$ R+ \. S; U8 |- J6 N. W# Z
W8 b L* y5 B V- t3 H5 x
一些打着教育咨询、人才服务名义的公司,公开在网上打“代签就业协议”的广告,还有一些直接将宣传单发到毕业班寝室,这使得假协议的诞生更为便捷。 + w( s! a5 b: l/ C
0 e+ H8 t) f) d6 D4 F8 B* F1 p- I8 o- x7 x" w/ G( Q7 d
, Y2 G" D9 s Q }' r4 h8 G 赵嵘学的是艺术设计。在杭州他没什么熟悉的亲戚朋友,但他很轻易地就在学校论坛上找到一家代签协议的公司搞定了“就业”。“我已经忘记那家公司的名字了,就记得花了180元。” ! n8 A0 m% }) g! a/ H4 ^. a9 t
' |1 L% o/ o' M W8 M8 g
# H5 J) E; M' u) l$ S( i
, \5 {* n \5 l/ K) c4 `, v( t
在物美西子阳光星城,一家教育咨询类公司的工作人员报价,代签一份就业协议,费用150元。 7 V: _( z$ V+ R g
4 g! l+ M/ D7 I% p. Y1 i8 ~
+ x2 ?2 Q* X" v
6 Z+ I2 q% I$ w
问:“我不用过来上班吧?” , Y/ C5 ]2 k* j0 j! R& P) `
5 L7 ^5 R& h, n, V" q8 W- }
9 p5 v4 F0 S4 d: a# ^
c% m4 u# G+ `" Q
工作人员:“不需要……你想过来上班是不可能的。” ) F- o9 g$ |$ Y1 S5 Z- m
8 g3 q1 p1 ~; N: @
: [7 m0 E1 C4 I7 S6 l6 Y7 j; @3 ]/ \9 p8 J/ M, f9 _2 e
问:“如果有人来抽查(就业协议的真假),会不会被查出来?”
; i; u. `" f7 a: g/ Q+ Y2 W9 w! @4 j
, O, X: O6 d' g$ f4 I2 h( T0 y! Z
* F I6 l. \* I7 v! p, G* s+ U5 ~1 |" T0 r m2 j& Z
工作人员:“这边代签的都会有档案的……要是抽查的话,我们会说你在这里工作的……毕竟签的还是比较多的,这块还是会做得比较到位的。”
' W S. B5 H4 S$ X7 W6 q* H8 r. N$ b* z1 y! V' T
_) D& T9 m( f$ n2 x
$ E2 U4 D1 B4 V 这位工作人员表示,除了就业协议,他们还能代签劳动合同,“就是费用比较高,要(交)1600元。交了钱,你(虽然)不是这里的员工,但是你能落户杭州了。”
$ \1 l7 Y4 t2 p2 f. _7 O1 K
0 J+ K% z1 R L; G2 I# `
# q+ i2 i" P' v5 m7 b E. y3 r$ m- @! |. k, c
毕业两年多的刘奇也开了一家教育类公司,算是半个圈内人。 1 N% l: V: X7 s6 M( K
6 \# ]* e' {8 R: E1 h' h: ]8 g
: @' R; `8 d. l
“盖一个就业协议的章对公司来说没什么损失。当然他们也很谨慎,一般只留QQ号码。他们也知道这属于弄虚作假。”
0 v9 A( C- X, d
: [+ ^% @( G6 L% D. G7 S7 F" J
! c8 d9 C; E2 B, a& H& Q# r6 @* `& a7 `' g0 x6 J3 q! p+ S
刘奇的合伙人入行时间更长些。他说在2002年-2005年时代签业务最火,“那时一份就业协议不仅可以应付学校,而且可以顺利落户杭州。”但2008年之后落户政策改了,必须要签订劳动合同并交纳社保才能落户。所以现在签就业协议只能暂时应付学校而已。 7 ?' F( h2 y2 C2 L% p6 e
& V( R! U7 `& w" ?2 U1 F, M
' v( n- r8 `; p; c; H# T" l/ V6 e" Z: u1 p
浙江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到底是多少?
/ k8 m$ b C% Q. h! E: X
! A( O2 P1 l# w8 F3 \# S5 @
: W6 s- A4 {0 Y$ q4 V7 v, N' A
+ g0 ~4 [& z0 @3 @2 q 一说68.1%,一说51% 1 c9 H* N1 I3 N. N ^' q6 S
+ I+ `* F" I( V T; r! r& N4 C: B
& [7 K4 D" p1 a9 K1 A+ {9 ^4 I" X# ^+ y! c
根据提供代签服务的中介公司及学生们反映,每年五、六月份是“寻找代签”的高峰季节。按照惯例,在6月底或7月初毕业生离校前,会有一次阶段性的就业率统计。 / k' r; j, \2 B8 r, c5 ?+ p" M
' Q, X* p5 k' e8 y$ G8 |, \/ j
' A; q1 u- D8 H; y" K/ q. k1 p K S. {2 M" v) t
如果砍掉“代签”的,真实的就业率到底是多少? , u( w* R8 E' P, Q% y6 D8 M3 j% c
% k4 d1 D$ S6 W' ~7 |$ X1 k9 g: t+ _ d& t: e
8 O' W5 r7 S$ O
一位刚刚毕业的学生干部笑称,有的专业至少要在学校公布的数据上砍掉百分之二三十。 + j6 r& |3 h) |* A4 M+ ^
9 G6 s6 ~: a% K- w# C5 C* a
! q. Z4 X2 }1 n: U1 U: T
/ Z5 M$ b# _" n' A9 u( [( Y! W3 D 对此,有两组数据可以参考: 8 L) c* `3 Y( x; T; [
5 I' s& M7 {! V, e
! C1 T0 [) \% |& x. D# l( s
4 M! Y+ R+ \$ K) v1 J 一组发布于2009年6月25日,据中新网消息,浙江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有关人士表示,今年浙江省应届高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68.1%,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01%。
* x, M' J v# L# V1 P, h/ \$ k% ~) w( y
7 S) }2 J0 T7 o2 c# t
/ [$ H5 D8 |$ r9 m { 另一组来源于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有限公司(MyCOS)。这是一家来自民间的教育数据咨询公司,连续第三年出《中国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报告》了。
* F; }) L- X* w/ |4 ?$ i) z
$ l3 R6 ? [ R i- Z0 D) j7 @ t! c. I1 C* f8 i
- R' Q1 u& ?# Q% Z
根据麦可思的调查,2009届大学毕业生7月底的全职工作签约率为49.5%。比2007届、2008届的55.8%、52%略低。 & K% ]( q7 E* ^+ h( S4 G
' i% @% p$ q- W8 T
/ y/ `; n: N2 C! u' Y
! |) h# C- |! P3 d R6 r# ^4 l 其中浙江截至7月底的就业率为51%(最高的为上海60%,最低的为宁夏40%)。
+ ? R$ ^4 A! j4 w
! g( X3 C. M1 l. Z9 ?" o! [3 I9 B; f8 I" E' X9 i) n$ R
& b/ B6 _' i7 F; ]3 ~ 需要注意的是,麦可思按照劳动经济学的就业率定义,只认同已经签约的全职工作者才算就业。排斥了读研、留学及入伍人群。 1 l: w; [7 {7 M/ c' h
7 N5 C/ L7 r$ [% y0 H" {* \# s% r" w2 \
+ V# W$ Z* |8 Q2 O7 S
据悉,为准确掌握2009年省内高校毕业生就业情况,省教育厅将委托国家统计局浙江调查总队,在全省106所高等学校(含教学点)和研究生培养单位中的全体应届毕业生中,进行就业率抽样调查。 4 x" J2 f Z8 D) j6 v
6 C8 b6 i1 \0 a0 M/ [3 P; p" p. t" `
( b5 O$ i# c7 Y( d, |6 x
专家意见: : [$ S: e+ X& R s2 F% Y0 a) T
5 H* ~, p/ a: h7 e _+ ~6 F" R: e' x4 J2 E2 v# }: H
0 n$ s' \, c: }
以就业率定高校专业生死不合适 , R6 R5 v8 h% T5 T
% I! b3 G; Y" H/ x+ J' i, j+ h( e" R- s. e4 Z7 b
8 _+ S2 V: U8 M$ D$ O 在学生口中,我们多次听到“辅导员很急”这句话。学生告诉我们,辅导员的压力来自上层。有学校甚至以签“军令状”的形式,要求学院或系一定要完成多少就业任务。 ' h, ?8 }; D7 F+ H0 J( p6 y; ~0 W- g# q
, |+ ]* J1 n! k5 q! |9 s0 R
: T( O! M4 a! Q
" F/ Y% p' X( W D 据悉,目前高校发展与毕业生就业情况挂钩的项目多达十几项,尤其是招生计划、专业设置、高校评估、经费核拨等,这些对于高校来说就是“命门”。 6 F v& Y% q- k& F9 V; ]9 ?
+ a6 g3 D+ p0 x/ i2 Z- ?: ~( a
' ^6 Z( ~& y( ?+ U! I, E9 N- l5 e6 r; S5 `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熊丙奇认为,将就业率与专业设置、招生规模挂钩,这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大学专业设置的市场导向,却无形中成了高校造假的推手。 9 }+ ?! r2 F4 a J q! P0 r) Z
+ F5 s$ U/ ?: L! H6 T
" W8 I: ], t7 ?9 X1 ^, y/ z& ^. f) h; }7 e3 O" V& x# @
“目前就业率由各高校自行统计,由教育部门核查,这其实给就业率的造假提供了空间。可以想见,如果就业率直接影响学校的收入及专业的存亡,那么一些高校势必会在就业率上做文章。”
9 q$ f9 p# D5 X! O3 ?0 l8 ^' S( U4 f3 N
" a+ b/ H B5 R
4 J$ n* y& y7 o6 U. |* o# ^' S
他认为目前人们对就业率的认知中存在一个误区:把就业率看成衡量学校办学好坏的唯一标准。其实国外对大学评价的标准是多样化的。比如对社区大学来说,就业率很重要,但评价哈佛等学校就不会用就业率,而是用校友捐赠率。
) C$ X& x. X! ^( u! z8 p
2 B4 Q' y' n5 c6 R3 ]: B, B Y/ ~* |4 |4 e" s
/ x. f- t# G5 }
“以就业率定高校专业生死,不仅在短期内推动了就业率的造假,更严重的是长此以往,会伤害到基础学科的发展。
8 k5 v: b/ o9 } n. m9 `1 i
p0 \: E. {4 \! w' E4 R
5 y* ? o; b; y1 n, F! b6 y. `, F' @! Z5 Q
“比如历史、哲学,这些学科社会需求并不旺盛,但对国家和社会来说十分重要,不能完全以市场为导向。可最近几年来,不少高校已经大幅缩小基础学科专业的招生规模,而把招生计划投向就业门路不错的学科专业,这将直接导致基础学科领域后继乏人。”
6 _% ]# |# k+ C1 ^: t3 L$ c% l- }
; Y. e8 U0 P; g W* k6 E1 g5 W
! [% K- Z$ N/ ~3 \& b5 V$ B4 Y1 a) ]5 G+ b" F) j
(本文中所涉及学生名字均为化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