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暑期实践下底层 联系媒体为锻炼还是为成绩
下沙一个建筑工地上,工人们在忙碌。7月13日,高温,少云,很热,25岁的湖北襄樊人王小华汗流浃背。他今天做事特别小心,因为工地的铁丝墙上挂着一条红幅,上面写着“情系民工,珍爱生命”。在湖州干了几年的王小华下意识地感觉到——今天有领导要来。
不过,这种猜测很快就被证明是错误的。
这天来的是来自浙江理工大学的13名大学生,这天,他们要在这里进行一次暑期实践活动。
暑期实践活动是什么?王小华没上过大学,不明白。
实践实录
“90后”大学生到工地搬砖这里受伤没有创可贴
带队的是浙江理工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社联主席徐飞。工地的大环境没有什么不同,大量的建筑材料、皮肤黝黑的工人,和他们相比,穿着白T恤的大学生们显得鹤立鸡群。
干点什么呢?工地安排了一下,大学生们尝试一下最简单的工作。
时钟指向上午10点,白T恤们干起了正活——运送三个推斗的砖块。
一名文弱的女孩在搬砖时不小心划伤了手,向同伴索要创可贴。
“工地上没有创可贴,要是一点小伤口都用创可贴,我们也消费不起。”王小华掏出一小包泛黄的面巾纸,小心递给女孩的同伴。
一天的实践活动很快就结束了,很多工人还是没有回过神来。只有当大学生们招呼他们到横幅上去签字时,工人们才朴素地认识到——大学生们是来关心自己的。
他们光着膀子,身上还淌着汗,用有些歪扭的字体写下了自己的名字。有的工人实在写不出来,不好意思地在横幅上画了个圈。
13名大学生中,11名大学生干活,还有2名大学生拿着摄像机,拍摄着现场画面,他们的任务是把活动做成图片集和光碟。。
这次短暂的暑期实践活动,大学生们主动通知了媒体。
实践背后
大学生实践习惯于通知媒体这成为考量活动“质量”的不成文指标
把进建筑工地当工人作为一次暑期实践活动,这比较少见。不过,把活动作为一个新闻素材通知媒体,已经成为很多暑期实践活动的必备程序。
活动负责人徐飞很坦率地说,实践活动突出弱势群体、图片、视频等元素无疑增加了活动的深度和可看性,更有媒体吸引力。
对此,杭州师范大学团委副书记沈威表示要理解。虽然杭师大不鼓励学生联系媒体,但有部分学生领队是学生干部出身,习惯运用往常的操办模式:联系校外媒体,扩大活动知名度,并借机争取商家赞助。
事实上,从今年开始,媒体宣传已经不是学生实践活动成绩评判的主要指标,它只是100分以外的附加值。但部分省内高校仍然将实践成绩与综合测评、奖学金挂钩。
沈威对学生实践中的不妥行为持宽容态度。“像体验建筑工人生活这样的活动存在安全隐患,时间过长并不适合。实践活动的好坏与否,关键看学生在活动中得到的内心的成长和快乐,这也是我们一直关注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幸福感。更何况,成长中的团队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应该允许他们犯错误。实践课本身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行动,能跨出校门就是好事情。”
中国计量学院团委书记刘秀丽表态,大学生可以把实践当作一次真正的观察,选择实践项目要与自身的专业特长结合起来,不要盲目吸引媒体眼球。组织方可以引导学生把实践和专业能力提升结合起来,事后对实践报告进行专业的评估和考核。
每日商报见习记者陈琪
页:
[1]